A+ A A-

站內搜尋

非小細胞肺癌的寡轉移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存在寡轉移狀態的見解,也可以從來自於UICC第8版非小細胞肺癌分期的改變,一窺其咎。

 

 

於UICC第8版已經將把非小細胞肺癌遠處器官轉移中,更劃分出了一種寡轉移的情況,被歸類為單一器官的單一病灶轉移,或者是單獨孤立性的轉移,這也再次證明非小細胞肺癌存在寡轉移狀態的處理,應該有不同其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況且這種轉移狀態的總體存活率確實要明顯高於多病灶的轉移。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之寡轉移患者,要想達到潛在治癒的目標,應該讓包括原發病灶及轉移病灶在內的所有腫瘤病灶,都進行根治性的局部治療,當然,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腫瘤的局部治療方法除了包括傳統的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外,還包括射頻消融、冷凍治療等。因為目前的全身藥物治療,包括傳統的化療以及標靶治療都不能殺滅實體癌症的幹細胞,如果患者生存時間相對較長的話,原發腫瘤病灶勢必在較為單純的全身治療之後,癌細胞會死灰復燃。  

非小細胞肺癌而有寡轉移的患者,如果使用放射線治療作為重要局部治療的方法,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利與弊。怎麼說了?

第一、放射線治療畢竟是非侵入性的治療,無手術及無麻醉所帶來的風險,然放射線治療達到一定劑量後,理論上會有確切的腫瘤根治治療的效果,但往往受到周圍正常組織所能接受劑量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會對這些組織產生副作用。然隨著放射線治療技術的進步,放射線治療照射的範圍目前已經有一定程度上的擴大。例如,由於脊髓劑量有其照射劑量的限制,脊椎轉移在過去傳統的放射線治療技術條件,甚至當今3D適形放射線治療下,脊椎放射線治療都只能夠接受較低劑量,後來影像導引下的強度加強性放射線治療,才使得其能接受的放射線治療劑量較以往顯著地提高,並有研究顯示不少患者甚至可以因此5~8年以上的長期局部控制。

放射線治療技術的進步也可能使放射線治療在某些轉移灶局部治療中的地位發生了改變。例如,2012年有一項研究顯示對於孤立性腦轉移患者,立體定位放射線外科治療的總體療效不亞於直接外科手術的切除,而且放射線治療由於其非侵入性的特色,明顯地更容易被接受。  

 

 

全方位電子報

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