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站內搜尋

屠呦呦的驕傲青蒿素 抗癌新尖兵

今年85歲的中國著名女藥學家屠呦呦成為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之一,她也是有史以來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第12位女性。

1930年12月3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市的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一直以來致力於研究在繼承傳統中醫藥的精華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和技術,發掘中藥的活性成分,特別在瘧疾及免疫疾病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研製開發新藥。

1967年大陸緊急啟動「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的大型專案,當時惡性瘧原蟲對老一代抗瘧藥已產生抗藥性,如何發明新藥成為世界性的棘手問題。

屠呦呦當時被任命為此專案的中醫研究院科研組長。她翻閱歷代本草醫書,四處走訪老中醫,然後在2000多種方藥中整理出一張含有640多種草藥、包括青蒿在內的「抗瘧單驗方集」。

她在西元4世紀東晉時期葛洪的著作「肘後備急方」中得到啟發,認為常用的水煎法會因為高溫破壞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因此採用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

屠呦呦以創制新型抗瘧藥物——青蒿素及其首個衍生物雙氫青蒿素而贏得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殊榮,這是中國醫學界尤其是中醫學界的重大歷史性突破。同時,也證實了青蒿素重要的醫療價值。

青蒿素良好的臨床療效吸引了科學界對其藥用價值進行深入的研究,繼而揭示了青蒿素抗癌的分子機制。

在抗瘧原蟲中,青蒿素的過氧結構已被證明為其是具有抗瘧活性的關鍵藥效基團。很有趣的是,目前已經發現青蒿素的抗癌作用也是歸功於青蒿素的過氧鍵,且與抗瘧疾的作用具有相同的化學基礎。

一種普遍的共識認為,青蒿素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歸功於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產生。與正常細胞比較,腫瘤細胞其抗氧化酶的表達更低,如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從而對活性氧自由基(ROS)損傷的保護作用更脆弱,因此,增加癌細胞內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種抗癌藥的常見作用機理。

雖然目前已經有臨床使用青蒿素抗癌且效果理想的研究報告,但仍需要進一步分析青蒿素類藥物對不同癌細胞及其表型的具體作用,爾後進行臨床試驗與嚴密監測青蒿素類長期治療的毒副作用。

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開發傳統醫藥,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其抗癌作用的研發有望使中醫藥和其他傳統醫藥更能造福人類健康。

 

 

 

 

作者簡介

陳駿逸醫師目前擔任癌症中醫與西醫臨床治療醫師,著有”擊退癌疲憊 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康健出版),專職中西醫結合癌症治療與癌友關懷之公益活動,同時熱心致力於正確癌症照護資訊之推廣與傳遞,其所創建之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www.cancerinfotw.org),乃是專業照護人員、社會賢達貢獻所學,所建構的癌症診療與照護資訊平台。

此處文章乃是醫療照護資訊的整理,請勿引據文章內容自行採取醫療決定;如有臨床治療之需求,建議還是應該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如有任何謬誤或建議,懇請不吝指教。

需要閱覽作者撰寫的更多相關癌症資訊,歡迎前往陳駿逸醫師官網”話聊俱樂部”(cancerfree.medicalmap.tw)。

Tagged under: 標靶治療,

全方位電子報

我的位置